为持续深化为侨服务实效,增强侨界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,东莞市侨联近日聚焦侨胞需求,深入基层走访服务,以务实举措传递“娘家温度”,相关工作获侨界群众点赞。
推动阵地升级 巧以文学引乡愁
2月21日,市侨联基层建设部前往樟木头镇,对“侨胞之家”迁址升级进行实地走访指导。市侨联与镇侨联干部就新址的功能布局、服务设施、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,并提出意见建议。樟木头镇侨胞之家新选址在官仓社区三家巷,“中国作家第一村”正坐落于此,目前已规划包括艺术创作区、休闲文旅区、公共文化展演区、交流共享区等特色区域,侨胞之家建设在此将更好依托当地文学资源,讲好侨的故事,引发侨的乡愁,进一步联系凝聚海内外作家,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和对外传播,内联外引,服务大局。
服务寻根问祖 倾力相助显真情
2月24日,市侨联基层建设部联合大朗镇侨联,协助马来西亚华人寻根问祖。工作人员与侨胞先后走访了大朗镇蔡边村和水口村,邀请多位村里长者共同座谈,回忆往事,并通过翻阅村内祠堂的族谱等历史资料,搜集整理可能与侨胞家族成员相关的线索。尽管由于时间久远和信息的局限性,目前尚未找到确切的线索,但侨胞对市、镇、村侨联的全力支持表达了真诚的感激之情,侨胞张先生说:“即便尚未寻得亲人,你们的努力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。”在张先生携家人到大朗实地寻根前,市侨联已专门组建微信群,联合基层积极查找线索,下来也将调动更多资源持续跟进。
服务延伸 持续跟进暖侨心
近段时间,市侨联已陆续协助马来西亚、英国等地侨胞开展寻根服务,通过市、镇、村三级联动机制,采用“线上沟通联系+线下实地走访”模式,先后走进厚街、茶山、大岭山、莞城、望牛墩、樟木头、谢岗、黄江、大朗等镇街,联动镇村侨联干部,查阅村史族谱,走访高龄老人,成功为4批次侨胞完成寻根,让跨越山海的血脉亲情得以延续。
下来,市侨联将坚持“侨胞需求无小事”的理念,不断丰富服务内容,优化服务流程,为更多侨胞架起“连心桥”,成为侨胞心中最贴心的“娘家人”。